進入了秋冬,冷冷的天氣讓人好想來吃暖呼呼的火鍋,麻辣鍋、涮涮鍋、酸菜白肉鍋、泡菜鍋,還是薑母鴨、羊肉爐,都十分難以抗拒,不管是自己想吃,還是朋友邀約,要如何兼顧想吃鍋的心情,又安然地”瘦”過冬天呢? 劉醫師告訴您吃鍋小秘訣!
1. 湯底的選擇
麻辣鍋、牛奶鍋、沙嗲、或是薑母鴨、羊肉爐等肉類熬煮的湯底都屬於高油脂、高熱量,這些隱形性的油脂會讓我們無意間攝取過多的熱量喔,建議盡量選蔬菜做底的清湯,像是像是番茄鍋、蔬菜鍋及昆布鍋!愛喝湯的您建議喝湯時機要趁早,開始煮鍋沸騰一兩個小時後,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和菜裡面的亞硝酸鹽、草酸等煮進湯裡,就建議不要喝湯了。
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有痛風、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病人,火鍋高湯的普林值和鈉含量都不低,要盡量避免喝湯哦!
2. 肉盤的選擇
肉類的選擇應以白肉為主,也就是雞肉和魚肉,且要記得不要吃皮喔! 動物類的皮或許膠原蛋白含量較豐富,但我們的腸胃不見得可以吸收,相反的雞皮、魚皮、豬皮等的脂肪含量也是很可觀的。若是選擇有限,豬肉牛肉要注意選擇脂肪油花較少的,避免選擇培根肉片或五花肉片。3. 順序好重要
煮火鍋的順序建議先放蔬菜、冬粉等食材,再放油脂較高的肉類,才不會先煮了油脂含量較高的食材導致湯底越來越油膩,之後再煮蔬菜、主食類吸附的油脂就會造成過多熱量。吃鍋的順序則建議可先吃高纖維、體積大的蔬菜類,接著吃蛋白質類的豆腐、雞蛋、低脂肉類等,最後才吃澱粉類,如此可增加飽足感,減少食量。4. 火鍋壞朋友
選擇配料應把握的原則是「吃食物,不吃食品」,所以加工火鍋料,像是餃類、丸類等都應避免,另外百頁豆腐、炸豆皮、油條、米血等也是少吃為妙的火鍋地雷喔。熱呼呼的火鍋配上冰涼的飲料去油解膩,記得不要搭配含糖飲料或啤酒,不然反而會增加熱量的攝取,光是把含糖飲料改成「無糖飲料」,就可以減少超過100大卡的熱量,以麻辣鍋常搭配的酸梅湯為例,為了中和烏梅的酸味會加大量的糖,一瓶500毫升的酸梅湯熱量約250大卡,更別說汽水、果汁、冰淇淋等火鍋壞朋友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